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,切实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落到实处。7月7日,市残联党组成员、副理事长陈琦率康复科、恩阳区残联及残疾评定人员深入到恩阳区双胜镇为长期瘫痪在床,且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进行上门办证服务。
“谢谢……谢谢!没想到你们真的上门服务了,共产党员真是好呀……”恩阳区凤山社区残疾人张忠清紧紧拉着市残联陈琦副理事长的手,热泪盈眶,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语。
今年80岁的张忠清,家中只有老伴两人在家,由于多年风湿类疾病久拖未治,最终导致偏瘫。今年春节后情况更加严重,现在已瘫痪在床,完全不能动弹,她想评残享受相关惠残政策,但苦于居住分散、交通不便,很难到定点医院进行残疾鉴定。在残疾人家庭向村残协、镇残联的申请下,市、区残联带着区中心医院专业评定人员专程为其提供上门评残、办证的“零距离”服务。
家住红岩社区的73岁老人尹秀英,在2020年初外出时不慎摔倒中风致使瘫痪,儿女常年在外务工,家中老伴也常年多病,17岁的孙子患有癫痫,家里经济负担压力重。通过医生现场诊疗,对老人进行了残疾等级评定,为其早日享受党和国家的惠残政策提供了便利。
每到一处,陈琦都详细了解残疾人身体状况、家庭生活情况、当前困难及自身需求。她还鼓励残疾人要积极乐观面对困难,克服消极心理障碍,要始终相信我们伟大的党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、格外关注,对残疾人不抛弃、不放弃。同时她叮嘱各级残联组织相关人员要把残疾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,加强与他们的血肉联系,尽量满足残疾人合法、合理的相关诉求。陈琦要求,根据医生评残定级的结果,残联组织要加快资料审核、向社会公示、信息录入及证件发放工作,尽快将残疾人证送到残疾人手中,确保她们及时享受国家各项惠残政策,实现应享尽享。
评定过程中,评定医生采取“一看二问三检查”的方式,通过现场诊疗、查看病历、全面了解疑似残疾人的残疾状况,严格对照评残标准进行评定。残联工作人员耐心解答残疾人家属的咨询,告知申请人办理残疾人证需要注意的事项,对符合办理条件又无能力填写申请的残疾人帮助代填资料,对不符合评残标准的申请人进行耐心解释说明。此次上门办证共为该镇5名居住边远、交通不便、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提供“一站式”鉴定服务,为残疾人提供了零距离、零跑腿、零费用的亲情服务,得到了残疾人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。
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全市残联系统始终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,先后开展了上门办证、集中办证服务150余次、配送了各类助残辅具2300余辆(台、副)、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500余人次,真正做到了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,增强了残疾人群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。
|